融合生長-高架軌道交通沿線景觀及城市設計
基地位置:基地位于通惠河岸邊、八里橋軌道交通站點周邊,基地內有地鐵八通線、京通快速路穿越。
設計定位:將高架軌道、城市快速路、河流分裂的支離破碎的土地"縫合"、"織補"在一起,在新的層面上達到融合,并且在此生長出新的秩序; 同時滿足城市居民交通、休閑、文化活動、購物等功能,形成一處集商業、居住、交通、休閑于一體的濱水休閑娛樂文化中心。
設計理念:A區域層面:各種功能間的融合:商業,居住,交通,景觀,廣場,綠化。以人為本、服務于民、共生互動; B景觀層面:車行狀態下的動態景觀與步行狀態下的靜態景觀融合共生。
改造策略:A區域層面:(1)創造集中規范統一的的商業休閑空間,促進區域經濟發展,吸引人流。(2)整合改造居住區域,提升居住品味。(3)創造更多的公共生活發生場所,鼓勵群眾文化生活。 B景觀層面: (1)步行基層:在這一層面內,提供給游人一種步移景異的感受,沿著自然曲直的道路路線,伴隨周圍植物的變化,游人的注意力隨著景觀空間的改變而產生了片斷性的變化。在得到短暫休憩的同時,也能感受一種景觀所帶來的美感; (2)乘車外層:車輛在外圍行駛,根據車輛的行駛速度,把握好變化的整體空間尺度,使其在外圍立面效果上產生有節奏、有韻律的視覺變化。減緩行車時的視覺疲勞; (3)高架橋上層:在高架橋上,對整個綠地進行俯瞰,整個設計的平面構圖一覽無余。或是整齊的樹陣,或是有致的植物空間塊面,彼此呼應的植物彩帶,都呈現在面前,給人以氣勢恢弘的感覺。不同層面的視覺感受:不同的層面給人們帶來的視覺感受不同,步行基層是片段性的曲直變化;乘車外層是立面上的位移變化,同時伴隨著有節奏的視覺變化;在高架橋上則是對整個平面的俯瞰效果。以上三者正是從不同的層面對本基地的全方位的視覺感受,提供一種完美的立體空間感。
編輯:wenweihua
相關閱讀
園冶杯獲獎作品丨車公莊19號院景觀改造
設計師既是場地修繕者也是直接使用者,采用多方共謀共建的方式,以生態、健康、友好作為核心手段,修復大院環境,創造活力新生。建成后社區環境大幅度提升,社區鄰里互識,溫暖度開始回升,成為綠色創新友好的健康示范項目【詳細】
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
按照“古風古韻 生態生活”的設計原則,淡化商業、娛樂功能,力求“水清、樹綠、景美、生態優”,回歸園林藝術本源,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“古逍遙津”【詳細】
河北省第六屆(滄州)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
本屆園博會主題為“千里通波、大美運河”,園博園占地面積196.7公頃,規劃建設有“一帶三區”,即:運河風光帶,城市展園區、專類植物展園區、綜合服務區,建成13個城市展園和滄州坊商業街羅列其中【詳細】
首鋼園變身高端“秀場”
打造全球首發中心、首發首秀首展紛至沓來、科幻企業云集……現如今的首鋼園變身高端“秀場”,吸引科技、科幻、體育、文化、商業等產業集聚。記者近日獲悉,一季度首鋼園舉辦各類活動會展78場【詳細】